北京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
11月3日,北京国家正式批准了最新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,首个示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(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)成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。进口以此为契机,贸易北京将进一步扩大自身开放优势、促进创新产业优势和区域的区获功能政策优势,叠加自贸试验区、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、首个示范综合保税区等多层次政策功能禀赋,进口为促进外贸增长增添新引擎。贸易
五年来,促进创新北京一直引导和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,区获全市货物进出口额连续迈过两个万亿门槛,北京达到创纪录的首个示范3.04万亿元,年均增速超8%;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由82.9%提升至87.6%,进口“双自主”企业出口占比由20.3%上升至25.7%。北京已获批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,培育了一批“双自主”企业、外贸骨干企业和国家级国际营销服务平台企业。特别是疫情以来,北京紧抓“双枢纽”货运两翼齐飞的机遇,促进“两区”创新政策落地;扩大大宗商品进口规模,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;扩大关键零部件进口,支撑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发展。今年1至9月,北京地区进口22327.3亿元人民币,增长25.6%,超过全国增速20.4个百分点,跃居全国首位。
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直管区为15.6平方公里,政策覆盖至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,规划范围115.7平方公里。截至“十三五”末期,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已实现年总收入 5000 亿元,年工业总产值 360 亿元,年出口交货值 56 亿元,属地税收达 150 亿元,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稳固,航空全产业生态链条较为完整,临空产业体系基础扎实,城市功能逐渐完善,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领先。
记者了解到,成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,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、扩大进口贸易等,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该区将进一步发挥国内规模最大、航空服务企业数量最多、开放水平最优机场临空区的优势,着力支持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、促进进口特色产业升级和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。
在促进进口方面,示范区培育将着力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,促进进口商品流通,通过创新和降低制度性成本激发进口潜力。在服务产业方面,将扩大高精尖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进口,促进进口与产业深度融合、高效联动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需要。在提升消费方面,示范区将培育新型进口商品消费模式,搭建营销网络和服务平台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。
相关文章:
- 消费股集体大跌,海伦司、呷哺跌超8%,海底捞跌近8%
- 李亚华:建议农商银行实行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政策
- 果味电子烟变装回归,三无产品“奶茶杯”猖獗,化妆品代购转行做代理
- 中信证券:资金面难回年中宽松态势 债市投资建议保持短组合久期
- 腾讯“瘦身”加速?或将减持1000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
- 中再集团和春雷:全面发挥再保险作为行业“减震器”和社会“稳定器”的作用
- 王滨被双开:与赖小民过从甚密,其弟王强“两进两出”华融
- 东亚银行11月22日耗资约253.69万港元回购30.18万股
- 陈冬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航天员
- 沧州明珠:按照新建隔膜项目的实施进度 预计在2023年增加2亿平方米的有效产能